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获取邀请码论坛微信群 |繁體中文

读屏族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心灵感知世界,用爱心成就未来,欢迎来到读屏族音乐论坛!这里是视障朋友温馨的港湾,也是明眼朋友娱乐的家园。“读屏族”人群是借助读屏工具操作电脑和手机上网的视障朋友(盲人),他们虽然有视力缺陷,但超越常人的听力,使他们对音乐有着自己的执着与珍爱。是音乐让我们相聚,音乐让我们快乐!忘我!陶醉!
查看: 1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大厂HI-FI和小厂HI-FI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 22: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794

    主题

    1351

    帖子

    55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威望
    6248
    魅力
    6165
    金钱
    29740
    注册时间
    2014-11-28
    最后登录
    2024-10-5
    阅读权限
    150

    突出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17: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安妮宝贝说:
    很多音响发烧友都知道,Hi-Fi这个行业,是存在大量“小厂”的,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些“Hi-Fi小厂”往往是更有发烧精神的,比那些“大厂”更有发烧追求的。

    什么是我说的“发烧精神”?就是以好的声音为主要追求,为此而钻研、为此投入资源和专业知识,即使这么做的利润回报不大,也乐此不疲。这就是发烧精神、发烧追求;不太多考虑和迎合市场的口味与趋势,不太多考虑能卖多少量,这是纯粹的发烧追求。

    Hi-Fi圈子里相对意义的大厂还是有的,比如美国的JBL,德国的Dynaudio丹拿,英国的B&W宝华,都算是Hi-Fi音响行业里的大厂。这些音响大厂一般产品线都较长,从高档货色到中低档,都做,产量也都很大。单纯做高档和顶级器材的所谓Hi-End厂家里,大厂几乎没有,充满了小型厂。很多发烧友们津津乐道的顶级厂牌,如瑞士FM、Goldmund、Dartzeel、德国的Burmester、MBL、法国的Metronome、英国的Wilson Benesch、Naim、Linn、美国的Wilson、Rockport、YG、Magico、Audio Research、Pass等等,算起来其实都是一些中厂、小厂、微型厂。有一些小厂小到就是一人设计(一般老板就是设计师),但产品在业内声望卓著,比如美国D'agostino放大器、Jeff Rowland放大器、Pass的放大器、英国EAR的产品、ProAc喇叭、Lavry的解码器、南非Vivid Audio的喇叭、瑞典Marten的喇叭,都是如此,都是老板亲自设计,完全依靠个人魅力。

    耳机领域里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Stax和美国的Grado。这两个牌子在Hi-Fi耳机领域里声望很高,但Stax连看门人在内其实一共才十几人,Grado也只是几十人的规模,从开创至今一直在Grado先生祖传的宅子里从未扩展。和森海、AKG、Monster、铁三角那些耳机界的大鳄比,这俩都是“微型小厂”。但就凭这俩微型小厂,在耳机发烧圈内的知名度和声誉一直都很高!

    国内现在有些Hi-Fi厂牌也算作到了中等规模,比如欧博、斯巴克、山灵、Hifiman、乐之邦等,但是这些厂牌如果去和家电数码领域里的大厂比,都只能算“小厂”。

    一般而言,典型的“发烧小厂”人数上就十几人、几十人。这样的规模可以说覆盖了绝大多数的Hi-Fi名牌。很多厂牌设计师就一位——老板自己。也有些是一个几人设计团队。生产制造如果不是放在中国,人数不会多。在国外雇工人搞生产是很贵的,所以越来越多的Hi-Fi产品放到中国来制造。这样国外只需保持一个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的团队,人数怎么可能多呢。总人数能达到三位数的Hi-Fi厂,在业内绝对算大户了,占的比例也很低。从公司结构看,发烧小厂基本都是私人或家族拥有,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没有来自股东的对于利润和增长的强烈追求,老板可以在养活自己、小有盈利的前提下,对Hi-Fi设计的艺术和声音的追求给予更多的投入。很多Hi-Fi小厂根本不追求生产规模的增长,而是处于一种“小而美”的经营状态,老板边干、边玩,悠哉悠哉。如果订单太多,业务增长,他还觉得麻烦,因为老板根本无意扩大生产、扩大市场份额!这种状态对于大企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很多普通人眼里的“大牌”“大厂”其实是看不起Hi-Fi、不会在这个领域投入资源的。象索尼、松下那些日本家电大厂、还有韩国三星、LG、美国苹果公司、欧洲的飞利浦、罗技,国内的有联想、华硕、华为、Oppo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家电和数码行业里的大厂,但是Hi-Fi?他们都是没有兴趣的,也不会投入资源去搞。是的,很多日本电子企业以前曾经对Hi-Fi感兴趣过,比如索尼、先锋、建伍、三洋、东芝、日立,都曾经搞过Hi-Fi,索尼甚至搞过很顶级的Hi-End器材(经典的R10系列),但后来都逐一退出了。

    关键是,纯粹的Hi-Fi精神、Hi-Fi追求,在当今世界,是不太盈利的,是无法大众化的,这是一个明确的事实。所以搞Hi-Fi,特别是搞极致型的Hi-End,非常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甚至财务危机。Stax一度倒闭被转卖,就是因为当时其掌门人疯狂地追求Hi-End设计,使得公司陷入财务危机。近二三十年来,倒掉的Hi-Fi牌子可以说不计其数,当然有一定价值的牌子会被转卖掉,不会彻底从市场上消失,但是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些牌子会被转卖?根本原因是Hi-Fi不是一个盈利能力强的行业。Hi-Fi不是人人需要的产品,是一个小众化的产品,偏偏设计出好的Hi-Fi产品需要不小的投入,需要精深的专业知识,需要反复的研发测试,因此投入和经济产出并不成良好的比例。这也造成那些追逐利润的大厂,都对Hi-Fi没有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要能“跑量”的,能给股东带来快速回报的。Hi-Fi产品中很少能跑量的,Hi-End更是不可能有量。  

    当然近年来随着苹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一些传统Hi-Fi厂牌开始傍苹果,因为这块业务是很能跑量的,是能带来大量盈利的。据说B&W现在光是给苹果配套的“齐柏林飞艇”(苹果底座产品)这个产品,其盈利就占了整个公司的一半,所以B&W公司越来越注重这块“不发烧”的业务,而对其老本行音箱设计制造的重视程度在下降。JBL作为美国的喇叭老牌,现在也把业务重心放在多媒体,包括苹果设备的底座,对其业务贡献非常大。近年来不少传统Hi-Fi牌子开始涉足耳机,并且对耳机投入了很大热情,原因也是在于耳机业务随着智能手机的增长而呈现迅速上升,能跑量,能带来大量销售额。B&W、Focal、Monster(以发烧线材起家)、KEF等厂牌都在耳机领域内收获甚丰。索尼不做Hi-Fi器材,但对Hi-Fi耳机仍倾注了一定的热情,把产品线一直维持了下来。罗技收购了美国高档耳塞厂UE,凭此推出高档耳塞产品。飞利浦往年只做廉价的低端耳机,但近年来开始在高端耳机产品上发力。连国内的Oppo,其切入Hi-Fi业务,也是从耳机和耳机放大器开始的。

    最后总结一句:Hi-Fi产品和数码产品、家电产品都不同,有其独特性。特别是Hi-End产品,追求的是具有个性化美感的声音,带有相当程度的艺术审美特性,对这块感兴趣的顾客群体也较小,所以Hi-Fi和Hi-End的精品绝大多数不出在大厂、大牌。对大厂、大牌子的崇仰心理并不适用于Hi-Fi领域。
    (此文转载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获取邀请码|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 读屏族音乐论坛 ( 鄂ICP备2020021919号-1 )

    读屏族音乐论坛上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搜索,本站不提供下载和存储。
    如果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邮箱: dupingzu@163.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GMT+8, 2024-11-15 07:30 , Processed in 0.09712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