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5-11-16 18:16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版主
- 威望
- 79172 点
- 魅力
- 79114 次
- 金钱
- 85414 枚
注册时间2015-1-22
最后登录2024-11-11
阅读权限15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人间正道说: 基本信息
商品尺寸:14.3 x 13.4 x 1.5 cm
商品重量:186 g
CD
碟数:1
出版社: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发行公司:中国唱片上海公司
条形码:9787799211626
ISRC:CNE010536700
声乐部分
1.独唱:徐洋 亚东(蔽族) 点点 苏海珍(京族)
2.女民谣三重唱;吴静 南欣 吕梅
3.男和音:三兄弟演唱组(袁小钢 宋战鹰 龙昊)
4.女和音:孔雀演唱组(归海洋 杨希 归海燕 李力 张迪 孙雪)
5.民谣领唱:冯薇(壮族) 邓立(壮族) 点点
6.花腔女高音:黄华丽
7.男声合唱:中央民族乐团合唱队
8.RAP演唱: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剧院、广西粤剧团
器乐部分
一、打击乐
1.鼓演奏:陈崴(中国大鼓、黄泥鼓、印度鼓、阿拉伯鼓、非洲鼓、渔鼓、串铃)
2.铜鼓群:王志强 尹小雄 龙放寅 朱祖龙
3.中国鼓群:陈崴 孟波 尚蕾 董淼
4.竹乐:陈崴 田昌(竹排筒、竹板琴、安格隆、格龙布斯)
二、弓弦乐
1.弦乐:北京亚洲爱乐乐团 乐队首席:黄立杰
2.葫芦胡:严洁敏
3.锯琴:孙广泰
三、吹管乐
1.侗笛、排箫。拉丁木笛,埙、竖笛、骨笛、玻璃瓶:杜聪
2.唢呐;胡波
四、弹拨乐
1.吉他:刘麟
2.阮:沈非 王艺 刘晶
3.独弦琴:苏海珍
五、MIDI编辑:王恒
出品人:周建潮
前期:
作曲、音乐总监:黄荟
音乐编辑:张晓红
录音,混音:李小沛
文案:黄荟、陈天鼎
录音助理;王恒、邹鹏
录音棚:中国中央电视台480m音乐录音棚
铜鼓录音:傅荣
音频工作站:王恒
乐务:张迪
民族音乐顾问:范西姆、蓝启金(瑶族)、赵光锋(壮族)、
胡继勤(瑶族)。李日真(瑶族)、阮成珍(京族)、
徐寒梅(壮族L吴翠莲(侗族)
民俗顾问:陈文新、吴瑞平(侗族),黄成秀(瑶族)、王能
后期:
统筹:王铁城
XRCD首席音口向工程师:泷口博达
责任编辑;陈天鼎
翻译:文赤桦
美术装帧:陈志云
扉页题字:张小平
商品描述
《桂之谣》凝练了桂地世代传唱华章,锤炼出XRCD2音响盛宴。本碟音乐不仅强化了广西民间音乐的品格,同时兼有突出的个性与强悍的时代风景。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又百转千回,让人耳目一新,又回味无穷。聆听本碟,让你仿佛置身于那奇魅的八桂大地。豪华天碟,一卷光彩绚烂的民族风情画页。
传说中的刘三姐
轻舟而来,她的歌声穿越奇魅的八桂大地,汇成一片声腔斑斓、语音妩媚的歌海……
于是,这旷世不老的桂之谣,响彻天宇。
豪华天碟《桂之谣》,一卷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画页。
经历几千年相居相息的广西十二个民族,本已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而民间歌曲,则是广西民族艺术的最具代表性、最有光彩的成分。广西人历来毫不犹豫地把这方水土称作“歌海”。尽管州门有着附随于不同民俗民风的各异样式,如:壮族的“歌圩”、汉族的“摆歌台”、瑶族的“跳盘王”、侗族的“坐月行歌”,仫佬族的“走坡”、毛南族的“歌坡”。京族的“唱哈”,苗族的“坐妹”等等形式,但各族的民谣在相互交流渗透中,又渐呈类同的格式,一是在内容上,多采用即兴编词、随口答唱的对歌,二是在形式上.几乎各民族都有多声部歌唱的传统。这就使得广西的“歌海”成为中华民族艺苑中一蓬鲜奇夺目的花卉。
广西的民谣虽经世代传唱、千锤百炼而成大品。但近年来受现代都市文化冲击,民歌艺术呈现明显的滑坡与断代。本片的策划要义,是在广西民谣的传统土壤上,用全新的理念与音乐语言打造新生活的民间音乐曲风,开创中国现代乡村民谣品牌的新河,使古老的“歌海”得以光大与新生。
本碟收录的十四首作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新创作的以广西各民族风格为基础的新民谣,这也是本片音乐最显著、最突出的篇幅。《桂之谣》、《不老的刘三姐》、《瑶人》、《独弦琴》、《童谣》等均属此类;二是由多声部民谣发展而成的现代风格的民谣重唱,有女吠《吉咚喏》、《侗寨“勒绵”》、《玩歌》、《喊乡俚》诸曲;三是以民俗的节庆、祭祀活动为蓝本的现代乐风的歌舞曲,《铜鼓》、《岩画上的故事》、《桂地新节割等属之;四是对经典的原生态民谣的新演绎。有《绿叶之声》、《唱哈调》二首。于流畅悦耳中显新,于清新纯朴中见奇,于色彩斑斓中执真,是本片音乐风格的三大特征。本碟音乐不仅强化了广西民间音乐的品格,同时兼有突出的个性与强悍的时代风景。整部作品一气呵成,又百转干回;让人耳目一新,又回味无穷。《桂之谣》,这是继《云之南》、《天之山》、《东方大峡谷香》、《蒙古利亚》之后,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著名音乐人黄荟,及日本JVC品牌XRCD2技术并力打造的又一款集时尚与传统于一身的民族音乐精品大碟。
桂之谣背景地简介
广西,北靠湖南、贵州两省。东接越秀广东。西邻山国云南,南濒北部湾海域,西北毗越南交界,西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广西值亚 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广西自秦代便设置“桂林郡”,因而有“桂”的简称。宋代时被称为广南西路,“广西”由此得名,并兼有“八桂”尊号。广西,这里有习俗各异的民族风情。她不仅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一一壮族的主要集居地,还是汉族及瑶、苗,侗、仫佬,毛南、京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共有家园。她们别具风采的节庆婚俗。
各领风骚的服饰,建筑、饮食。图腾,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民俗大观。
广西,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致。以奇秀多姿、平地拔起的峰林与曲折深邃、琳琅满目的溶洞为特征的桂林,是她“山水甲天下”的代表性风光.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境内的诸多匹练横空、跳珠溅玉般的流泉飞瀑,气象万千、堪称野生动植物王国的深山老林.以及北部湾海域那交织蓍炫目阳光与亚 热带风情的海岸线,她们共同构造了八桂大地的美景大观。广西,这里有旷世悠久的人文景观。在几千处古城、古庙、古塔、古桥、古园林,名山,名洞。名泉,名碑刻等古代遗迹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有四万年历史的“柳江人”古人类洞穴遗址,还有作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左江流域绵延数百公里范围的“花山崖壁画”。
广西,美不胜收的南国公园。
制作人语
我踏遍广西山水,去浏览“歌海”的眩澜,去体味“铜鼓之乡”的悠远,去饱享“歌仙”刘三组后人的歌喉,去赏析京人独弦琴音的婉转,去领略山地民族的剽悍,去辩悟侗寨里千年不变的“大歌”声中的怡然……
以独有的敏感,独到的视角,独特的笔触,我终于炼熟八桂大地那些飘飘洒洒的音符于这一阕篇章——《桂之谣》。
桂之谣
郁龙 词 黄荟 曲 徐洋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亚 热带的太阳,透射出亮丽耀眼的光芒;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北部湾的月亮.映照着海面上的色光;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左、右江水,秀丽婉转、延绵悠长;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岭巅云海,临风脱俗,仙界气象;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参天密林,幽深莫测,令人神往;
有人说桂地民谣有如山花正开,奇彩异志,沁腑馨香……
我们想用这首《桂之谣》凝炼桂地民谣的精华.升华桂地民谣的品境,以此掀开我们的华章。愿我们一道,随音符心驰神往,随节拍兴奋激荡。
大山挺起你的脊梁,大海洗净你的面庞,红水河滋润了红土地,这里是桂地天堂。
铜鼓(咚咚咚)折射着太阳,
天琴(噔噔噔)拨弄着月亮,
侗笛(哩哩哩)飞扬着情意.
歌海(睐睐睐)荡漾着爱的波浪。
油茶(嘞嘞嘞)温香着村寨,
米酒(喽喽喽)陶醉着儿郎.
壮锦(溜溜溜)装扮着山水.
瑶绣(睐睐睐)美丽着姑娘。
吉咚喏
瑶族民谣 黄荟 编曲 点点 领唱
女民谣三重唱 吴静 南欣 吕梅
创意与音乐背景
花蓝瑶为瑶族支系之一,全部居住在广西金秀大瑶山中,是瑶族诸支系中最具生俗特色的族群。他们脚踏木屐,肩背长砍刀,服饰、语音也与日本大和民族相近,因而受到世界民族与社会学家极大关注。他们久居大山深谷,与世隔绝,带有神秘色彩。”吉咚喏”意为报春鸟,也叫爱情鸟,唱的是花蓝瑶自古流传的一段爱情故事。久而久之,”吉咚喏”一语成为花蓝瑶使用频度最高的词汇.其语意也渐为宽泛。花蓝瑶人互致问候,表达美好祝福,甚至老婆婆哄儿孙入睡,都唱着”吉咚喏”的歌谣。本曲融汇了”吉咚喏”的不同演唱风格和样式,以便从中窥得花蓝瑶山歌艺术及民风特色之一斑。
(注:本曲根据花蓝瑶民谣《吉咚喏》及李日真整编民谣《吉咚喏》改编。)
(瑶语歌词大意)
吉咚喏.推石磨,
磨出糯米一粒粒,
磨出苞米一颗颗,
磨出情人一条心。
童谣
郁龙 词 黄荟 曲 亚东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童谣,原本只是一种游戏的儿歌,也可以认为是人类最早接受的文化教育之一。然而.童谣居然有如此神奇的生命力。一者,童谣能千年不改容颜不论世事如何转换。童谣作为人类本真的符号,总是超然世外而自养自生。二者,童是生命的象征,她能超乎儿歌的界限:不论岁月增递,沧海桑田,童颜白发,童谣却一直不会舍弃,八岁与八十岁,会在童谣中认同与沟通。三者.童谣有真理的隐喻。在中国民间,童谣历来被认为是老天爷在传达或告诫某种天经地义。不论达官显贵,或是平头百姓.都不敢对童谣妄加轻慢。
这首歌,是关于唱童谣的歌。直白的歌词,如诉的旋律,清新的曲风,为你揭示了一种单纯而博大的涵义,简约而深沉的境界。
爷爷已经很老了,每天还在唱着歌,
爷爷身板很硬的,他说就因为总唱着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生活很苦的,
他诉说着他的痛苦.听来像是一支歌。
爷爷是说,他的生活很快乐,
他诉说着他的快乐,听来总像一支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歌太单调了。
人们却说爷爷唱的歌,听来像是深沉的歌。
爷爷总是说,他的歌太陈旧了,
人们却说爷爷唱的歌,听来总像儿时的歌,
爷爷太老了,他要我唱他的歌,
我不知道今天的我.能否唱响昨日的歌,
爷爷总是说,听我唱歌很快乐,
就像早上天空的朝霞.还是昨天太阳的辙。
(瑶语童谣朗诵词意)
太阳红,太阳亲,太阳早早东方升。
我下长滩吃糯饭.糯饭甜,糯饭香。
糯饭吃不完,留给爹奶尝。
爹奶吃不完,留给爸妈尝。
爸妈吃不完,藏在石缝里.留给鸟儿闻闻香。
喊乡俚
苏荣生 原词曲 黄荟 编曲 女民谣三重唱 吴静 南欣 吕梅
创意与音乐背景
“喊乡俚”是广西瑶族的一支——茶山瑶的一个歌种,也有人称作“喊山”。这是山地民族情歌对唱的特定方式:隔山对歌,只听见歌声见不到人。歌中说尽心中事,相会却要几多天。然而,这种对歌有着网吧一般的刺激。直到如今,老人们忆起年轻时“喊乡俚”的经历,仍是恋恋不忘,兴奋不已。“喊乡俚”一般用真声的高腔唱来,风格粗犷,旋律高亢.节奏悠长,情感毕露。从这首歌谣中,你也许就会闻到那种特别的山野气息。
[瑶语歌词大意]
姑娘你长得像朵花,
出门有蝴蝶追,回家有蜜蜂随。
若是再穿上瑶服,戴上银饰,
那就更美丽。
满山的花都不香了,
满山的鸟都不叫了,
我的魂魄都跟你回家了。
瑶人
黄荟 词曲 亚东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瑶人的先民是秦汉时代长沙“武陵蛮”中的一族,后散居在中国南方各省。瑶人几千年来深受歧视,为求生存屡屡迁徙。他们刀耕火种,逐兽狩猎,成为“进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山居民族。瑶人奉拜祖先,传说中最早的瑶族盘王(名磐瓠),是瑶族三十六支系人共同供奉的大神。由于居守山林的封闭生活,瑶人极善巫术,医药与歌舞,是一个富于文化特色的部族。
瑶人也是个世界性的民族。除中国之外,南亚、印支半岛、日本,乃至美洲均有理践传人。而广西的瑶族人口约占瑶族总人数的60%以上。在广西诸多的瑶族自治县中,金秀瑶族自治县因其世袭的瑶人领地,巍峨的大瑶山.以及多支系、多风俗、多方言并存的瑶文化.而被誉为”世界瑶都”。对瑶族社会研究颇深的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明确指出:”世界瑶族的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的研究中心在金秀。”
本曲拟以瑶都为契,用恢宏浩渺的笔触,歌颂瑶人的历史与未来。
遥远的远古,有一条龙犬,化作男儿名字就叫磐瓠,
他无比英勇,战胜在疆场,建立了万世功名。
磐瓠有十二姓的后人,勤劳在田野和山林,
那一天刀光火海千家峒的风烟,无奈离开富饶的家园。
浪迹天涯的盘王的子孙,
人都把他们称作了瑶人。
高高的山上,传来了歌声,唱的是那龙犬的传人;
密密的森林,响起了鼓声,那是盘王轻声唤着儿孙。
瑶人的家在那山崖,瑶人的路在那天下,
瑶人的心在那追寻了万载.
干家峒里梦中的家。
龙犬的后人,盘王的子孙,
世世生生海角天涯。
独弦琴
郁龙 词 黄荟 曲 点点 演唱
苏海珍 演奏独弦琴
创意与音乐背景
世间只张着一根琴弦的乐器极少,世间以这种方式演奏的乐器更
是绝少,而能够发出这样奇妙音响的乐器则是绝无仅有。京族人的独弦琴,是感天恸
地的天籁之音,是京族人生命中的放歌。
京族的独弦琴.与蒙古人的马头琴、京剧中的京胡好有一比.那就是都须用琴弦把人
的歌唱作惟妙惟肖的跟和。可是独弦琴又有别于马头琴和京胡.因为它的演唱与伴奏
必定是同一人,这就是独此一家的独弦琴弹唱。
有人这样说,京人可以凭借独弦琴声,毫不费力在天涯海角找寻自己的族人!
海上撒网的船,不论你漂得有多远,
海岸上渔家的人,永远把你牵着。
离家的浪迹的人,不论你走得有多久,
妈妈的心儿.永远将你牵挂。
远方我爱的人,不论你飘到了哪里.
心中难舍的情.永远将你牵挂。
岸上的京族的人,所有的苦还有乐,
独弦琴的琴声,永远将你牵挂。
(用白主方言演唱)
玩歌
毛南族民谣 黄荟 编曲
女民谣三重唱:吴静 南欣 吕梅
男和音:三兄弟演唱组 袁小钢 宋战鹰 龙昊
女和音:孔雀演唱组 归海洋 杨希 归海燕 李力 张迪 孙雪
创意与音乐背景
毛南族是个共有七万多人口的小民族,居住在广西河池地区的环江、天峨、南丹等县。然而,毛南族是个极爱唱歌的民族,不论有事无事,不论快乐忧伤,不论户外室内,不论一人多人,都要开怀一唱。毛南族又是我国为数极少的以二声部民谣为主要歌唱形式的民族。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多声部演唱的习惯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培养成。本曲依据一首原汁原昧的毛南族多声部童谣编撰,你可以从中领略到毛南族多声民谣的奇魁色彩。
(毛南语歌词大意)
奶奶黑夜不关门,老虎冲过来,奶奶去关门。
弟弟不怕大老虎:有一支好枪,不怕大老虎。
不老的刘三组
郁龙 词 黄荟 曲 徐洋 演唱
女民谣三重唱:吴静 南欣 吕梅
男和音:三兄弟演唱组 袁小钢 宋战鹰 龙昊
创意与音乐背景
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中的唐代壮族民歌手。她十二岁就通经传,善歌咏,指哪唱哪,远近慕名前来与刘三姐赛歌者络绎不绝.却无人能赢她。世人誉之为“歌仙”。不知道是刘三姐的传奇造就了壮族的“歌墟”文化,还是壮人的“歌墟”培育了刘三姐?直到如今,广西“歌墟”赛歌的形式保留依旧,若置身其中,听青年男女尽展歌喉,即兴唱答,你来我往。随机应变。那智慧的碰撞,那言词的妙趣,一定能令人信服刘三姐的传说绝非是神话。
传说中的刘三姐是驾船而来,轻舟而去。如今,刘三姐的后世子孙们还在田间地头生息着,也还在延续她的歌声。
[山歌对唱]
(女)唱就唱来唱支歌,唱起我歌引你歌.
从小就爱唱山歌.不唱山歌不风流。
(男)过了一坡又一坡.久闻阿妹山歌多,
又闻阿妹山歌好,妹敢唱来哥敢和。
[独唱]
青山老了,江水老了,三姐你不会老;
啊……天地老了,三姐你不会老;
太阳老了.月亮老了.三姐你不会老;
所有的人老了,三姐你不会老。
[山歌对唱]
(女)情妹生来歌就多,句句打动哥心窝,
唱得千山圈圈走.唱得鲤鱼上高坡。
(男)人不唱歌不开怀.磨子不推不转咧.
人不吃酒哪乱醉.花不逢春哪乱开。
[独唱]
只要爱情不老,唱着爱情的山歌不会老;
只要山歌不老,唱着山歌的三姐不会老;
只要唱歌的三姐不老.爱情永远不会老;
只要唱歌的三姐不老.我们永远唱山歌。
[山歌对唱]
(女)连就连嘛连就连.我俩结交定百年,
若是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男)生要连来死要连.生死要连妹跟前,
妹你死了变蒲扇,哥变白藤来绞了边。
[独唱]
只要唱歌的三姐不老.爱情永远不会老:
只要唱歌的三姐不老,我们永远唱山歌。
[合唱]
唱山歌哎一.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滩险弯又多。
铜鼓
郁龙 词 黄荟 曲
女民谣三重唱:吴静 南欣 吕梅
男和音:三兄弟演唱组 袁小钢 宋战鹰 龙吴
女和音:孔雀演唱组 归海洋 杨希 归海燕 李力 张迪 孙雪
创意与音乐背景
铜鼓是什么?
如今,许多人除了歌舞欢庆时把她作为乐器拍打几下,
对这物件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只有很老的人才会告
诉你铜鼓究竟为何物:
她是贡品,象征尊贵,权力.还有财富;
她是战场上的军乐器,击之以壮军威;
她是通讯工具,遇敌来犯时击之报信,声可传几时里远;
她是祭祀之物,平时不可擅动,祭典活动中击之以禳灾消难,祈祝平安;
她是炊具,作锅用;
她是葬器,盛放骨殖;
……
这是一首唱铜鼓的歌谣
你是生命,你是大地,你是欢乐,你是太阳,
(咚达达咚)在山中敲口向;(咚达达咚)在河岸敲响;
(咚达达咚)在村寨敲响;(咚达达咚)在沙场敲响。
(咚达达咚)为欢乐敲响;(咚达达咚)为神灵敲响;
(咚达达咚)为勇士敲响;(咚达达咚)为生命敲响。
侗寨“勒绵”
(”勒绵”为侗语,一般指未出嫁的女孩)
黄荟 词曲 亚东 领唱
女民谣三重唱:吴静 南欣 吕梅
创意与音乐背景
侗族由古代”百越”人中的一支发展而来。侗人喜爱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所以侗人的寨子总有一定规模,建筑也十分考究。侗寨里留存着传统的部落联盟式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生活准则。这种安居乐业的生活方式,使侗族拥有擅重才艺的传统。每个侗寨都有歌班,孩童不分男女,从五、六岁起就要在歌师指教下演乐唱歌。一年四季从不中断。因此.侗族民间能够长期保留令举世称奇的套曲式多声部合唱《大歌》,与这种艺术教育制度实是密不可分。
如今,侗族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青壮年大多进城务工,寨子里没有了往昔的喧闹农田里也少了强劳力。作为侗族标志性文化的歌师制度也开始离析,青年人已不再钟情自己的传统艺术.不爱习唱民谣了。
本曲从以微见著的视角.揭示侗人悄然改变的生活与心态。
1.菜花香了,水车摇了,阿爹阿妈赶路进城了,寨里的人少了。
“勒绵”,小姑娘,坐在鼓楼前面晒着太阳。
“勒绵”.小姑娘,你为什么没穿侗家的衣裳?
2.蛐蛐叫了,蝈蝈唱了,阿哥阿姐读书上学了,寨里人更少了。
“勒绵”,小姑娘,坐在风雨桥里乘着风凉,
“勒绵”,小姑娘,你什么时候背书包上学堂?
3.油茶熟了.稻米黄了,阿爷阿奶上山下地忙了,寨里没有人了。
“勒绵”,小姑娘,坐在戏台上面啃苞谷棒。
“勒绵”,小姑娘,你是不是也会离开你剽悍家乡?
4.红灯挂了,爆竹响了,出门的人都回家过新年了,寨子里热闹了。
“勒绵”,小姑娘.坐在火塘边和大人一起唱。
“勒绵”,小姑娘,穿着一身城里买的新衣裳。
唱哈调
京族民谣 黄荟 编曲 苏海珍 弹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京族人以北部湾浅海捕鱼为生.所以,他们的年节,选择在不同寻常的休渔期。每年夏季京族要过”哈节”(即歌会)。届时全村人聚集在专供祭神祀祖的“哈亭”里。载歌载舞。“唱咕”三天三夜不断。每逢此时、着盛装持琴弹竭的“哈哥”、”哈妹”(即男女艺人),是最显跟的人。京族旧称“越族”,1958年改称京族。其先民是十五世纪后由越南迁来中国。京族人崇拜祖先,信仰诸多与海洋有关的神祗。这首《敬香歌》。是哈妹在”艾亭旦”(“哈节”的京语译名)必演喝的传统“唱哈调”,堪称京族民谣的代表性曲目而流传至今。本曲演唱者苏海珍是京族现今硕果仅存的享誉南亚的世传哈妹阮成珍的女儿及难一传人,也是家族独弦琴艺术的佼佼者。
(京语歌词大意)
听那哈节的歌声多么悠扬,
海面传来阵阵清香。
我们大家敬香敬拜。
祈求香火不断,老少平安,
鱼虾满仓.百业兴旺。
岩画上的故事
黄荟 曲
创意与音乐背景
广西南部宁明县明江之滨的花山崖壁上,壮族先民留下了长150多米,高40多米的巨幅岩画。画面以蛙形人像居多,还有牛、马、船、车、矛戟、铜鼓等图案。花山岩画已逾两千多年,其造型古朴,气势雄浑,姿态万千,是壮族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但是,对于岩画的内容,后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战事说”、“祭祀说”、“迁徙说”、“蛙图腾说”等各种臆断,至今争执不下。
本曲是对壮观的岩画作出的遥想,又是对壮族先民的铜鼓乐舞的原始风貌所作的音响的推断。
绿叶之声
侗族大歌 黄荟 编曲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中寨侗族大歌队 演唱
创意与音乐背景
侗族几乎村村寨寨都有专供唱歌、议事、迎客、聚会用的鼓楼。按照侗族传统习惯,侗人从童年起就被组成“歌班”,接受 “歌师”的歌唱训练。这种集体歌唱的习俗使得侗族拥有非常高超的民间合唱的艺术水准。这就是“侗族大歌”。传统的“侗族大歌”往往是套曲结构的无伴奏二声部歌唱形式。演唱形式亦颇有特点。通常在节庆、集会。歌堂、迎宾时演唱,是侗寨里最有代表性的风景线。
近年来,一方面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奇观,受到举世瞩目,享誉海内外;另一方面,传统的“歌班”在大多侗寨已不复存在,“歌师”亦后继乏人。侗族的传统艺术濒临失传危境。
本曲介绍的是侗族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蝉之歌》,这里有绝妙的用人声模拟蝉鸣的声音。由现今为数不多的仍保留着“歌师”与“歌班”传习制度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新民中寨“侗族大歌”队演唱,从中足可以领略“侗族大歌”艺术的真谛。
[同语歌词大意]
朋友大家静一静,唱支蝉歌给你听。
五月蝉虫叫得。向,九月秋后去避冬。
蝉儿在哪看不见.满山遍野蝉歌声。
蝉儿将歌来对话.歌中藏有万千情。
人间结情如蝉儿,相思不断歌不停。
桂地新节奏
黄荟 编曲 冯薇 邓立 领唱
严洁敏 葫芦胡 演奏
创意与音乐背景
八桂的地域文化,由采用两种方言的汉族,以及操藏缅语、壮侗语、苗瑶语、南亚语诸语族的十一个少数民族相映互衬,而成就了声腔多彩,语音妩媚的音响盛宴。本曲是以跨越时空的手法,将传统的壮剧曲牌,壮族民间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歌“过山腔”,以及用“桂柳话”、“白话”两种方言,按RAP风格演唱的桂地童谣,统领在现代舞曲的节奏中呈于一席。使你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八桂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的撞击。
(状语“过山调”对唱歌词大意)
画眉飞进油茶林,
林中飘起黑头巾,
画眉飞进油茶林,
山山都是唱歌人。
山路弯弯过山前,
阿哥阿妹把手牵,
三岔路口难分手,
一个桃果分半边。
童谣一:到罗城去“摸”一“摸”,(“摸”通“仫”,意指仫佬族)
到金秀去“摇”一“摇”,(“摇”通“瑶”。意指瑶族)
到百色去“撞”一“撞”,(“撞”通“壮”,意指壮族)
到环江去“猫”一“猫”,(“猫”通“毛”,意指毛南族)
到三江去“动”一“动”,(“动”通“侗”,意指侗族)
到融水去“瞄”一“瞄”,(“瞄”通“苗”,意指苗族)
童谣二:到宁明去上花山,(指花山崖壁画风景区)
到北海去下银滩,(指北海银滩风景区)
到桂林去做神仙,(指阳朔山水风景区)
到京岛去吃海鲜,(指京族三岛风景区)
曲目:
桂之谣
吉咚喏
童谣
喊乡俚
瑶人
独弦琴
玩歌
不老的刘三姐
铜鼓
侗寨“勒绵”
唱哈调
岩画上的故事
绿叶之声
桂地新节奏
下载地址
免责声明:
本專輯来源网络,再此感谢原发布者!版權屬 唱片公司 所有,只可用於個人試聽交流使用,
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或公開傳播的場合,請在試聽後24小時內刪除,
本人不承擔與之相關的一切法律責任。
如您喜歡此專輯,請購買正版支持您喜欢的歌手和唱片公司!
|
评分
-
参与人数 1 | 威望 +200 |
金钱 +200 |
魅力 +200 |
等级积分 +200 |
收起
理由
|
息县的阳光
| + 200 |
+ 200 |
+ 200 |
+ 200 |
读屏族因你更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