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获取邀请码论坛微信群 |繁體中文

读屏族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用心灵感知世界,用爱心成就未来,欢迎来到读屏族音乐论坛!这里是视障朋友温馨的港湾,也是明眼朋友娱乐的家园。“读屏族”人群是借助读屏工具操作电脑和手机上网的视障朋友(盲人),他们虽然有视力缺陷,但超越常人的听力,使他们对音乐有着自己的执着与珍爱。是音乐让我们相聚,音乐让我们快乐!忘我!陶醉!
查看: 27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聊] 单声道何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 22:0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794

    主题

    1351

    帖子

    555 小时

    在线时间

    版主

    威望
    6248
    魅力
    6165
    金钱
    29740
    注册时间
    2014-11-28
    最后登录
    2024-10-5
    阅读权限
    150

    突出贡献勋章优秀版主勋章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0 11:0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楼主 安妮宝贝说:
    颇有些乐迷对单声道录音谈之色变、避之不及,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大可不必。特别是五十年代的单声道录音(1950-1957年),除了是单声道外,音质大多已非常清晰和流畅,不影响音乐欣赏。一些大师在这个时期留下了非常精彩的录音,还有少数大师就逝世在这个时期,没有活到立体声的出现。这部分录音,都是值得乐迷们珍爱的。比如福特文格勒、Van Kempen、Clemens Krauss,都是逝世于立体声技术诞生前夜的大师,在我提到的“五十年代单声道”时期都留下录音。我曾经特别介绍过的荷兰指挥家贝努姆虽然有少数立体声录音存世,但主要的优秀录音还是在1950-1957年的单声道时期。指挥大师瓦尔特、舒里希特等也是如此,虽然在晚年录制了一些立体声唱片,但最佳表现还是在单声道时期。德国钢琴家肯普夫、巴克豪斯都录制过两套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单声道和立体声时期各一套,但一般都公认单声道时期的那套演奏更佳。这主要还是因为单声道时期这些大师的年龄相对较轻,技巧能力、精力都处于更佳的状态。
    不仅是古典音乐,JAZZ也是如此,在1950-1957年同样诞生了一些很精彩的单声道JAZZ录音。它们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的组合、班子、在之后的立体声时代再也无法重复。我随便举一个例子:萨克斯管手Stan Getz和钢琴手Oscar Peterson领导的三重奏在1957年10月10日曾经遭遇并录制了一批曲目,单声道录音。之后两位大师就再无交汇。所以这个单声道的录音就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不少乐迷对单声道录音有一个心理障碍——没有声场怎么办?其实,准确地说,一个清晰而录制良好的单声道,只是缺乏声场的左右宽度,并不缺乏声场的纵向深度和层次。而且最关键的是,左右宽度真的那么重要吗?有过现场音乐会欣赏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音乐会现场,假如座位较靠后,那么舞台上乐团的左右宽度、左右方向的定位和层次,根本是很弱的。如果欣赏音乐会时闭目,差不多就是在听单声道的现场。
    很多时候,当我听一张精彩的单声道唱片,我就假想自己坐在音乐厅的后排。如果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清晰优质的五十年代单声道录音”,那种感觉,确实很象。

    单声道录音最适合、或者说影响最小的,是独奏、独唱之类的音乐。比如钢琴独奏作品、小提琴独奏作品,我简直不知道单声道录音会造成什么影响。可能有人会说,我希望听到钢琴键盘的宽度!确实,立体声录音能表现出钢琴键盘的宽度,但单声道录制的钢琴独奏,往往声音更为凝聚而集中,有其独到的优势。下图为1992年美国RCA VICTOR出品的一套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大师拉赫马尼诺夫的录音全集(10CD)。这是当年一套很有名的历史录音。

    单声道何妨!
    乐队作品,当然立体声录制方式是更为理想的。但我前面说了,只要是清晰度良好的单声道录音,在欣赏时假想自己位于音乐厅的后排,就完全能欣赏下去。如果那么在意声场的宽度,那么在音乐厅里欣赏现场表演时,是否一定要执着于坐在前排呢?因为只有坐在前排,而且是居中的位子,才会有明确的左右声场感。假如是一次非常难得而珍贵的音乐会,买不到前排居中的理想座位,只能买到后排的位子,是否就因为这个而放弃不去了呢?如果不肯放弃,那为什么又要执着于立体声录音呢?那些珍贵的大师表演,仅仅因为是记录在单声道录音上而放弃,不就等于一次异常难得的音乐会,因为座位不理想而放弃?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1950年之前的单声道录音,确实由于音质的关系,对欣赏会形成一些障碍。最大的问题是三四十年代的单声道录音,音色都有些粗劣,不够精细。这种粗糙的音色,不管是对弦乐还是对钢琴、人声来说,都是有伤害的。直到1950年之后,单声道录音才能做到比较细腻、精细、清晰地捕捉现场表演的表情、音色、细节。这样就基本不会阻碍欣赏了。

    欣赏单声道录音最佳的方式是只用一只喇叭听,而不是用两只喇叭。原因在于,两只喇叭播放单声道录音,虽然可以在喇叭中间产生一个单声道的“虚象”,但这种结像毕竟是虚象,而一只喇叭播放出来的则是实象。和“虚象”相比,实象的效果更好,声音更凝聚、结实、真实。

    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接着讨论下比较精彩、各位比较偏爱的优秀单声道录音。音质尽量好些的,最好是五十年代的。
    我个人先推荐两套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肯普夫和巴克豪斯的五十年代单声道版,肯普夫的是DG录音(指挥Van Kempen)、巴克豪斯的是DECCA录音(指挥Clemens Krauss),我都和他们后来的六十年代立体声版本对比过,确实都是五十年代版演奏更好。如果不那么在意单声道录音的话,我更愿意推荐两位大师的50年代单声道版本。
    说起伟大的福特文格勒,他的录音当然100%全部是单声道(日本人搞的虚拟立体声不算数的)。在其中有一些是公认的“神版”,是在录音史上难以超越的。给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是他战时演出的一个“特里斯坦与伊索尔达前奏曲+爱之死”(瓦格纳),另一个是他战时演出的一个“克里奥兰序曲”(贝多芬)。我把这两段录音上传一下,不熟悉单声道历史录音的乐迷,可以下来聆听感受一下。尽管这还算不上音质很好的单声道(并非我前面说的“音质良好的五十年代单声道录音”),但确实演奏本身的魅力、动人,是难以言表的。这就是优秀历史录音的价值。
    1)1942年福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演奏的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达前奏曲+爱之死”:
    http://115.com/file/aqyenmqy#
    Wagner-_Tristan_Und_Isolde,_Prelude_&_Isoldes_Liebestod.rar
    2)1943年福特文格勒和柏林爱乐演奏的贝多芬“克里奥兰序曲”:
    http://115.com/file/bhfjvpbf#
    Coriolan_1943.wav

    我下面再传一段音质良好的单声道录音:瓦尔特在1956年录制的小斯特劳斯“兰色多瑙河圆舞曲”。大家可以体会一下,除了是单声道之外,这已是音质非常清晰、流畅、自然的录音了。

    http://115.com/file/dn1u579n#
    Bruno_Walter_1956_Blue_Danube.wav
    (文章来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9-2-19 10:50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常住居民II

    15

    主题

    839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VIP会员

    威望
    4610
    魅力
    4408
    金钱
    10453
    注册时间
    2015-1-29
    最后登录
    2024-11-18
    阅读权限
    130

    终身成就勋章热心会员勋章

    板凳
    发表于 2016-5-1 11:16:25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异乡游子说:
    楼主说的没错,对音乐怀旧的人,是不能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录音技术不发达的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27 15:03
  • 签到天数: 64 天

    [LV.6]常住居民II

    2

    主题

    569

    帖子

    189 小时

    在线时间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1001
    魅力
    983
    金钱
    788
    注册时间
    2015-3-1
    最后登录
    2023-8-4
    阅读权限
    30
    沙发
    发表于 2015-5-12 10:43:1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恋上谎话的猫说:
    拿回来听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获取邀请码|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 读屏族音乐论坛 ( 鄂ICP备2020021919号-1 )

    读屏族音乐论坛上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搜索,本站不提供下载和存储。
    如果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邮箱: dupingzu@163.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GMT+8, 2024-11-22 13:44 , Processed in 0.05690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