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 1
|
[有声] 周建龙★系列《张居正①木兰歌》 71集128K |
【内容简介】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令后人扼腕叹息。 第一卷《木兰歌》从明朝隆庆六年二月写起,到六月中旬新帝登基改年号万历止。张居正出场,正赶上广西匪患猖撅,国库亏空,大臣擅权,吏治腐败。权臣宦官之间明争暗斗、争权夺利,宫内的争斗也延伸到宫外,门生朋党、故旧侠客无不卷入宫内权势间的恶斗。这一卷最突出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次辅张居正与主辅高拱之间首辅之位的争夺上。辅佐年幼皇帝的宰相,名为神州第二人,却实掌着国家大权,因此这种首辅之争,实际上体现着皇权之争,由此带动着宫廷内外各派政治势力之间此消彼长的争斗。随着旧帝归天和新帝的登基,这种争斗更呈白热化。最后高拱出局。 第二卷《水龙吟》,登上了首辅之位的张居正开始了十年的柄国生涯,他踌躇满志,意欲重振朝纲,力挽颓政。上任后他做了几件事,一是为了稳定皇室,上两宫皇太后的尊号;二是治理整顿十八衙门,尽数更换不称职的部院大臣;三是建议皇上京察,获允并代为起彰戒谕群臣疏,想通过京察,决定官员的去留。京察是整肃吏治的开端,对犯有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玩忽职守、怀私进邪四样者加重惩处,而对贪墨之人惩处尤严。这一举措使张居正几乎是得罪了所有的京官。《水龙吟》这一卷在前台重墨渲染的大事,是写由实物支付京城文武官员月傣银所引发的权争。张居正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库空虚,财源枯竭,只好以胡椒苏木折官员两月薪傣。这本是一个救急的办法,但却成了导火索,点燃了被京察而自危的京官们的怨愤,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冲突和一连环的命案。最终以冯保纵火,烧死官员和平民30人、伤者数以百计,王希烈畏罪自杀而告失败,使原处在困境中的张居正控制了局势,并借机扫清了障碍,开始了万历新政。 第三卷《金缕曲》着力描写了张居正因大力推行新政、整伤吏治、改革赋税、惩抑豪强所激起的各种社会冲突,并通过朝野上下、宫廷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张居正陆续施行了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和手段。改制税政,将十大税关脱离地方而单独建制,由户部直管;查堵织造局龙袍织造用银的漏洞,大幅削减额度;稽查赐赏过多过滥的子粒田,并进行征税;治理烂了一百多年每年耗银百万的骚递制度;在全国清丈田地追缴大量私田的逃税。为整肃吏治,推行“考成法”,为官员设置“考功薄”作为奖励和罢黝的依据。针对匪患猖撅实行严厉的“冬决”,用重典治乱。借将士冬服偷工减料事件,惩治和震慑皇亲国戚等等。张居正这些利在后代的大力整顿,疏通了推行万历新政的障碍,开创了国家社程的新局面。但苦心经营并未使张居正全得到好名声,因其不讲情面矫枉过正,而被人认为是铁面宰相,法峻义薄,甚至是阴鹭毒辣。父丧本该回乡丁忧守制三年,张居正为了国家社程,为了不使他呕心沥血的万历新政的实施半途而废,而选择了夺情尽忠,却被误解为贪恋禄位,因而遭到他深为倚重的士林们的强烈反对。 第四卷《火凤凰》讲述作为大明王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首辅张居正南归葬父,其享受的待遇规格已与帝王无异:禁兵千余名随行脾护,一百名鸟铣手作为前导以壮声威,族旗飘飘,冠盖如云,车驾如簇,浩浩荡荡。沿途百官送往迎来坐着自古未有的犯人抬雕栏黄缎围帘大轿,真是风光占尽,其显赫之势,达到人臣之极。但数月后张居正的结局却孤凄悲凉,剥夺爵号,收回浩赠,家被抄,坟被毁。家人或蒙冤而死或发配充军,他提拔信任的大臣被尽数替换,所有与他有关系的人都遭到彻底清算。 【作者简介】 熊召政,著名作家,诗人,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副主席。1999年开始相继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四卷本,2005年更是凭借《张居正》全票获得茅盾文学奖第一名。2012年9月25日在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湖北省文联主席,现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VK2i2GcZZT1ZqpI5jbBXA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0 金钱 才能浏览
| |
| ||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获取邀请码|站点统计|手机版|小黑屋| 读屏族音乐论坛 ( 鄂ICP备2020021919号-1 ) |
读屏族音乐论坛上的资源来源于互联网搜索,本站不提供下载和存储。 如果页面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管理员邮箱: dupingzu@163.com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GMT+8, 2024-11-22 20:39 , Processed in 0.086964 second(s), 37 queries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