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入门聊聊心理暗示
本篇开始,我们先作一个考眼力的小游戏。北京故宫角楼图一
北京故宫角楼图二
这组照片摄制于冬季北京,下午三点多的阳光已经象夕阳一样柔和,金灿灿的洒在故宫西墙上,淡淡的月亮也早早的升在东边的空中,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你能找出两张图片的不同么?找出来个3个不同点,送一条价值200元的耳机。
但遗憾的是,不管你翻来覆去的折腾多久,你也找不出任何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完全就是同一张图片。也许有部分超强的读者,还能找出一些不同来,例如图二层次更丰富、颜色更生动等。现在开始心理咨询了,当你看到上面的文字和图片时,是否真正的开始了比较呢?我们相信会有部分人去比较,尤其看有价值200元的耳机相送的时候。
上了当的朋友可能心里开骂了,这不忽悠人么?没错,忽悠的就是你。前面的文字并没有去说这两张图片有不同,而只是用了一个问句和一份奖品误导你认为有不同,这种误导就是暗示。生活中,心灵暗示无处不在,有意的、无意的都有。
嗑栗子的老人
这幅作品由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主席莫旭友大师拍摄,莫大师从12岁开始接触摄影,摄影生涯已有50年,一生走遍了大江南北,海内海外,拍摄了无数风光、社会类照片,获得了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同行的高度赞扬,曾经16次在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刚刚从丹麦传来的消息,莫大师获得了丹麦摄影家协会授予的终生艺术奖,这是大师获得的继美国、英国、德国行业协会后的第四个终生奖项。在看这幅作品,生态捕捉恰到好处,老人脸部光影丰富,细节恰到好处,不愧为大师手笔。
看完这段文字,是否对莫大师已经有了瞻仰之意?如果是……您又被忽悠了,这个莫旭友大师是莫须有出来的,中国摄影艺术家协会也不存在。我们说这么长一段话,甚至不惜骗人,就是要让你觉得这张照片确实相当好,是大师级别,我们需要观众有肃然起敬的感觉。这又是我们利用普通大众崇尚权威做的一个心理暗示的游戏。
这种事情,在音频行业实在太多了,典型的就是假洋鬼子游戏。著名的“香武士”、以及被我们揭穿的ICON等,数不胜数。这些品牌开口就是来自某某外国,从事音箱研究已经NN年,获得无数大奖……这种欺骗是相当有效的,消费者中招乐此不疲,利用中国大陆用户普遍媚外心态,他们没少赚黑心钱。这种心理暗示是厂商有意操作的。也有一些利用所谓大师作招牌吸引消费者的,而这些大师,和“莫旭友”就是一个性质,这些事情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AKG K14P和Edifier H200
我们再看看这张照片,AKG K14P和Edifier H200。AKG来自奥地利,是全球著名的耳机厂商,Edifier漫步者总部所在地在北京,涉及耳机领域仅仅4年。有了这些背景信息,让很多人认为H200抄袭了K14P,理由很简单,外观一样的话,肯定有人侵权,国外企业不可能抄袭国内的,所以,Edifier必然是抄袭者,嗯,就这样,开骂吧,准没错。再一查,发现Edifier H200是2003年推出的,AKG K14P是2005年推出的,一个03年的产品怎么会抄袭05年的产品呢。这种心理暗示来自消费者内心,不见得就是厂家有意为之。
只有有了第一次暗示,就会不停的暗示自己去寻求这两款耳机的不同,装潢有不同,K14P的手感好太多了,不是H200能比的。就算外观相同,里面也不一样,AKG的K14P技术来自奥地利,他们有几十年研发经验、获奖无数……总之不会差。坏消息又来了,有消息说,这两款耳机都是同一家企业代工的。这……咋办咧,对,品质控制不一样,好的给了AKG,坏的给了Edifier。不少用户就是不停的暗示自己,尤其已经拥有了AKGK14P的人,需要暗示来满足自己失衡的心。假设这个品控说成立,K14P出来之前的优等品又去了哪儿呢?其实这种来自内心的暗示因人而异,纯粹的洋品牌爱好者,他们只接受洋品牌,图个心理满足,暗示就消失了,不会有此困惑,而这种困惑往往发生在既渴望拥有洋货又希望洋货便宜的人身上。在这篇文章中,提出这个实例,并不是想说某些消费者幼稚,而是想呈现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出来。
感受声音,是很主观的,更现实的是,真正能分出声音好坏的消费者是极少的,因此音频设备厂商更乐意从心理角度去引导消费,我们使用“引导”这个中性词,因为有些引导是可接受的,而一些是完全的误导。我们整理了一些宣传中常见的心理暗示,大家不妨参考一下:
优秀的广告宣传。优秀的广告能增进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这同样属于一种暗示,但这种暗示是可接受的。
冒充洋鬼子。这类企业不少了。这属于恶性引导。打爱国招牌。我们不反对企业宣称爱国精神,但打爱国旗帜,行促销之实,就让人很恶心了。打大师旗帜。这种暗示不算恶性,但“大师”和最终品质其实没有必然联系。打豪华配置牌。展现大量豪华用料,增加消费者好感。这种引导不算坏,但豪华用料同样不是最终品质的决定因素。
打枪手牌。找人在论坛、网站中宣传,造成消费者众多、口碑很好的假象,这种操作手法深受很多耳机企业喜欢。这是典型的恶性引导。当然,也有真正有口碑的产品在论坛中广泛传颂。打概念牌。这种手法也是常见的,无须举例了,现在多媒体厂商乐于此道。很多所谓概念和音质毫无关系。打权威牌。XXX来自德国,从事声学研究已经NN年,拥有著名产品YYY、ZZZ,其品质毋庸置疑。这种宣传不少见,太多肯定性词汇,可以认为是有害的。
心理暗示无处不在。不管厂商用何种方式去宣传,消费者都会不程度的被暗示。因此,我们没必要害怕暗示,而是要做到去区别什么暗示是有害的。其实只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可以做到,不去刻意追捧、不去刻意贬低,选择产品时,眼前自然会豁然开朗。由于我们接触太多音频设备,对品牌已经处于麻木了,此时,我们看产品反而会更加清晰,这只是经验之谈,您可信也可不信。如果通过阅读本篇文章,你了解到有个“心理暗示”存在,目的就达到了。
回楼主哥特
这种暗示生活中确实很多,里面说的不去刻意追求,不去刻意贬低,最有精华的一句。 是否跟心里升学有关呢? 楼主专业音乐人 楼主说的很好,很专业,期待楼主更多的高论!本楼来自:智慧人生 谢谢老大,学习了 为什么会给骗?其中一个原因,不想自己去证实。当然,证实一个东西是要代价的,要是超出个人承受能力,就看你自己选择,看你运气啦! 心理暗示有一定作用。关键是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我,喜欢追求音质和戴耳机的舒适度。不过音质这个东西每个人喜欢的风格都不一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