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大盛魁,在百年前的草原上,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大盛魁商号,被誉为“草原第一商号”,这个由汉人在草原上建立起的巨大事业,堪称是蒙汉乃至中俄贸易的一座里程碑,也为民族交流、融合刻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大盛魁的创办人并不是什么富户大商,而是三个小贩。原来康熙时,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中,由于军队深入漠北,“其地不毛,间或无水,至瀚海等砂碛地方,运粮尤苦”,遂准商人随军贸易。在随军贸易的商人中,有三个肩挑小贩,即山西太谷县(今晋中市太谷区)武家堡的王相卿(相传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人称“王二疤子”,是清朝晋商中著名的旅蒙商号“大盛魁”创始人)和祁县祁城村史家巷的史大学(其后代后代宁书财主、二普财主,每年四月十五赶会大请客,捐过国子监,悬大夫第匾)、祁县城内义井巷张杰(其后代有暨馨财主、常寿财主,皆悬大夫第匾)。他们三人虽然资本少,业务不大,但买卖公道,服务周到,生意十分兴隆。清兵击溃噶尔丹军后,主力部队移驻大青山,部队供应由山西右玉杀虎口往过运送,他们随军至外蒙的乌里雅苏台(前营)和科布多(后营),以三人为主体,结合杀虎口的几个人在杀虎口开了个商号,称吉盛堂,后发展为大盛魁。总号初设于前营、后营,归化是其重要的分庄,库伦分庄设于光绪后期。康熙末年(一说1724年,即雍正二年,呼市舍力图召(延寿寺)佛殿前阴山古刹横匾为“雍正二年甲辰大盛魁敬献”)改名为大盛魁,此即大盛魁商号的创始经过。
大盛魁的总号最初设在乌里雅苏台,后迁驻归化城(呼和浩特),其经营的基本地区是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乌、科两地柜上的店员,在柜上住过三年,学会蒙语以后,就组成若干小组到草原各帐篷售货。基本上是一个店员,再雇一个蒙民,两个人骑两只骆驼,另用两只骆驼驮货,贩运的商品有砖茶、生烟、洋布、斜纹布及针线之类,走串蒙古包送货上门。夏天卖了货,换成羊马;冬天卖了货,换成皮张。同治时,大盛魁看到茶、烟销路好,为了适应蒙民的口味和运输上的便利,与茶商、烟商一起制出名牌“三九砖茶”和“祥生烟”。而且越做越精细,越做越定型,颇受蒙民欢迎。大盛魁从全国各地贩运商品到蒙古销售,其货物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随时在归化城市场上采办;二、向外地来归化城销货客商订购,或向归化城到外地经商者订购;三、派人到产地采购。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hs3ldeAXh8h9qqAksmaog
购买主题
已有 2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0 金钱 才能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