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琴 《老歌》版本乐评
本文转载于网络!应该是在2003年我买了第一张 蔡琴 《老歌》 CD,美卡引进发行的日本天龙版。蔡琴是从中学时代就相当喜欢的女歌手,她的每张专辑唱片基本上都会收藏不同版本,特别是《老歌》。
时间到了2017年,我购入了华纳唱片最新发行的UPM24K版,手上关于《老歌》的版本最多时达到16张。比较一张唱片不同版本之间音质的区别,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版本是件很有乐趣的事。
但并不是所有烧友和乐迷都要收藏这么多的版本,在此特地甄选了12张不同的版本,做一次《老歌》音质上的全面评测和PK,给大家一个参考和借鉴。
试音器材
CD机:马兰士 SA11S3
功放:HEGEL H300
音箱:PMC TWENTY 22
1.日本三洋首版内圈编码:MANUFACTURED BY SANYO JAPAN UR8516 60315D 无IFPI
在《老歌》所有版本中三洋版的底噪是最低的,无论是用耳机还是音箱来听,较低的底噪基本上可以忽略,这也是绝大多数首版碟低电平带来的好处。整体风格上三洋版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都相当的干净,通透。三频的分布上不强调任何一个频段,可以说在音色上相当的中性,或者说用中立来形容更恰当。当功放的音量在42时,人声的总体规模是正常适度的。但对配乐部份的刻化,特别是一些乐器的演绎缺乏足够的力度和张力,只能通过提高音量来达到强化应有的动态。和弱化的动态相比,三洋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人声部份柔软的细致听感。如果你喜欢这种中性的风格,那三洋版是很好的选择。
2.台湾飞碟24K首版内圈编码 UR-8516 无IFPI
此版应该是在90年代早期飞碟自己压片的版本,音质风格上和三洋版如出一轍。可以说是继承了三洋版的依钵,很像父与子的关系。虽然都是走低电平的路线,但是在人声的细腻程度上不如三洋版,通透度上稍差。不过换个角度说,和三洋版中性的音色相比,这张台湾24K首版声音的整体规模上要大一些,《痴痴的等》1分07秒中低频的表现明显要比羸弱的三洋版丰满厚实。
3.日本SONY 24K版 DIDP-11286 11个加号胶圈刻字:SMJ IFPI编码:4511
这应该是《老歌》最早海外压片的24K版,大名鼎鼎的SONY刻字版。很可惜声音表现比较糟糕,虽然和前面两个版本都是一样的风格路线。但不论是动态还是解析都无法和前两者相提并论,人声还算马马虎虎,但对配乐部份的刻化实际是差强人意,几乎没有什么细节可谈。如果三洋版和台湾24K首版用平衡细致来形容的话,那么这张SONY 24K版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4. 日本天龙 24K 内圈编码 1MS1 IFPI编码: 3911 美卡引进版
这是我收藏的第一张《老歌》CD,国内美卡音像在2001年发行的日本天龙版。这个版本开始逐步提高了后制处理的录音电平,使得全碟的音色都比之前的版本要丰满厚实的多,三频分布上偏中低频。人声和配乐都被人为的做了一定程度的放大,蔡琴的口形明显变大,在同样的音量下比之前的版本细节上要丰富的多。从这个版本发行时间点可以听出,整个音乐制作或者说母带处理技术的变化,开始向高电平大动态制作方向的转变。
5. 首版XRCD 内圈长城码 IFPI编码:4011
6. 日本三菱24K版 9031-779262-G MT C01 IFPI编码:4466
这两个版本放在一起写,因为在音质表现上都有着相同之处,就是声音比较现代,或者说比较HIFI。和之前的所有版本比,录音电平和动态都被几何级的放大。在听感上确实是天地之别:较低的音量下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动态,人声和乐器的每一个细节好像都被放大了,音乐的轮廓被勾勒的相当清晰丰满;声音的流动性很好,如果用音箱听这两张碟时会发现音乐好像流淌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不同之处在于XRCD版的人声要更厚实中正一些,三菱24K版人声和乐器的分离度更好,整体更润泽一些。
7.第二版XRCD内圈编码:5051865582120 1T V IFPI编码:4011
虽然同样是JVC的XRCD,但和首版XRCD比音质上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或许是换了录音师的原因,这个版本的XRCD并没有太多的亮点。甚至和台湾华纳的普通再版对比也没什么优势,在高频和音乐的明亮度方面还有所不及。现在好像市价也不便宜,并不是一个值得推荐的版本。
8. 新世纪奥地利SONY 24K版 IFPI编码:944Q
和XRCD一样走高电平大动态的路线,但是很可惜电平被提的太高了,控制的明显不如XRCD。人为干預和修饰的痕迹太重,部份乐段已经有些失真和爆音。
9. LPCD二代 IFPI编码:ADV00
雨果的第二代LPCD还算不错,音色的风格和美卡的天龙版相似,三频都做了适度的提升,中频更加的温暖厚实。在蔡琴发行的多张LPCD中,这张《老歌》处理制作的算是上乘之作。
10. UHQCD版 IFPI编码:44CM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版本,奇特不同于奇怪,奇特是一个中性偏褒义的词,而奇怪应该是个偏贬义的词。UHQCD版更像是一种回归,在后期的制作处理上并没有什么花哨的技术,更多的是一种向三洋首版和飞碟24K首版的回归。在听感上,这个版本和前两张首版也相当接近,都是干净自然的风格,只是在声音的圓滑度上略有毛糙不像飞碟24K首版那样厚润。
11. SACD版 IFPI编码:94B1
12. UPM24K IFPI编码:44BJ
这两个版本放在一起写,因为在音质表现上都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SACD版的特色就是解析很好,声音有很好的明亮度和通透度。虽然录音电平也被提高了,底噪也很明显却丝豪没有让声音变得闷和糊,这是SACD版最难能可貴的地方。
UPM24K版的特色是字正腔圆,在拥有和SACD不相伯肿的解析,同时UPM的中频更加突出。如果说SACD的高频在某些乐段稍微有些亮骚的话,那么UPM则把三频銜接过渡处理的更自然适中,把SACD声音中的某些不该有的棱角打磨的细致平滑。如果音响系统经过足够时间的热身,那么听UPM则会发现《老歌》里蔡琴的声音充满了柔韧的美感。
总结:蔡琴《老歌》可以说是华人流行音乐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唱片之一,发行的CD版本之多确实令人眼花缭乱。其实这些版本的发行是音乐制作或者说母带处理技术以及大众音乐审美标准的演变过程。在这里姑且将这些版本分为三种类别:
1.自然传奇型:三洋首版、飞碟24K首版、SONY 24K版、UHQCD版都属于此类。这类别的特点就是声音干净自然,解析良好,朴实无华,但整体音色表现缺乏应有的厚度。在声音的规模上偏弱,特别是中低频段缺少能量感,导致音乐整体没有足够的感情渲染。很多人一提到《老歌》就是三洋版,但其实这个版本的中低频实在是先天不足,像一个只有上半身没有下半身的美女,在声音的厚度上还不如飞碟24K首版。如果听音风格比较偏向于首版,那么我推荐飞碟的24K首版,这也是我经常听的版本之一。它有着干净的声底,温暖醇和的声音,同时也不像后期那些处理过度的版本,就算开大声也不会出现爆音拆声的现像。和天价的三洋版比是相当务实的版本。
2.丰满少妇型:首版XRCD、日本三菱24K、新世纪奥地利SONY 24K版都属于此类。这类虽的特点是在较低的音量下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动态,听感上酣暢淋漓、荡气回肠。但如果处理的不好,电平过度的提高则会造成破音和失真。如果功放和音箱有相当的控制力,那么首版XRCD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版本。
3.大家閨秀型:SACD、UPM 24K 版属于此类。我在前文中一直强调厚润两个字,厚就是要有足够的中低频,润则是要有一定的高频润色。得中频者得天下,如果没有适当厚度的中频,则声音会显得苍白且空洞。而如果高频润色太多,过于亮骚则声音会发硬发毛,数码味十足。而《老歌》的SACD和UPM则把厚润这两个字诠释的很好,特别是UPM在声音的规模上清晰传神的勾勒出了音乐本身应有的轮廓,在声音的速度上有着明亮欢快的节奏,在众多版本中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靓碟。
最后给大家推荐《老歌》值得收藏的版本:排名不分先后,仅以发行时间排序。
1.台湾飞碟24K 首版
2.首版XRCD
3.SACD版
4.UPM 24K版 好东西,谢谢了
本楼来自:智慧人生 好好好好好好 老歌 百听不厌 淡淡的幽情 老版本有点低噪,不过声音是最好的。 蔡琴的歌,回味悠长,听了如痴如醉 好好好好好好
蔡琴的老歌这个版本太多了,凡是出名的灌制厂都有,嗓音确实太好,谢谢楼主分享评乐 蔡琴的老歌这个版本太多了,凡是出名的灌制厂都有,嗓音确实太好,谢谢楼主分享评乐 感谢分享:):) 据说都是三洋版的非常不错,不过用耳机听不出来,要用好音响鉴别。 总结的比较到位 我觉得应该是首版的音质最好
经典的试音歌曲,赞 我有这张CD的APE,不错 蔡琴的歌还是很有味道的。 蔡琴的歌好听 很喜欢蔡琴,谢谢楼主的分享 原来这张专辑有那么多的版本啊。 很好 很喜欢的声音 很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