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辑中文名: 大师之旅罗大佑 流行岁月
歌手: 郑怡资源格式: APE
发行时间: 1993年
地区: 台湾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专辑介绍:
郑怡给我留下印象,并非在滚石公司“金韵民歌系列”的专辑中,却是于“木吉它作品全集”的客串合声里。那张以独特的纸皮材质做包装封套的CD文案中这样写道:“桥:木吉它与民歌好手郑怡并肩合唱,空前绝后值得把握”(“桥”是该专辑中一首歌的名字)。打开音响,我在CD机上按下这支推荐曲目的编号。怎么说呢?那美妙的听觉感受在最初的一瞬间曾让我暗叹语言表述的无力。不过还好,无数联想比喻也就那么一愣神儿的功夫便开始在我的头脑中如花儿般绽放、似蜂儿结队而至了。我想到了朝雾迷漫间的旭日,想到穿云而过的夜莺或者抛物线,想到拨云劈雾见天日、朝气蓬勃、喷薄而出、清纯亮丽等一系列的形容词,想到中学时代不甚理解的《老残游记》中对那绕梁三日、令人三月不闻肉味的单弦儿绝唱的描绘,我甚至想起痴情哥儿贾宝玉的名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坯胎;我看到女儿就觉得清爽,见到男子就感到混沌污浊……真是这样的:想当年,引领滚石旗下一代大哥——李宗盛出道的木吉它合唱团,其六位帅哥的声音也正是年轻明亮、清清朗朗的时候,可给郑怡那婉啭清丽、似有若无的一脉女声一和,竟就有些“朝哑错杂难为听”了。一连重播了几次,我都无法如往常般倾听歌词的内容,而是一再地,为那美妙的声音的组合与对照所迷惑。
遂翻出“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之‘金韵民歌特选’”,我想知道为什么郑怡没有从这里突现而出进入我的视野。原因其实很简单,在1975-85这十年间,风行台岛的校园民歌中的女声几乎清一色地是这种如鸟儿清啼般地娓婉清亮。曾在大陆也很流行的如包圣美的“捉泥鳅”、“小茉莉”,陈明韶的“风告诉我”、“送你一首小诗”,齐豫的 “春天的故事”、 “欢颜”,邰肇玫、施碧梧的“如果”,等等,等等。只不过由于当时的资讯等条件尚未发达完备如今日,我们不仅不可能同步倾听来自远方的歌声,甚至无缘与其中的一些相遇,比如这在20年后仍令我感叹迷醉的郑怡( “微风往事”、 “月琴”)、王海玲(“忘了我是谁”、“偈”)、杨芳仪、徐晓菁(“秋蝉”、“露莎兰”)……所以,当我们重遇这张“郑怡的大师之旅”之罗大佑专辑时,兴奋雀跃的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是民歌年代耳熟能详的声音,一个是台港流行乐坛的大师经典,他们的结合将会为那逝去的岁月再绘就一幅怎样的水墨风景?而我们——在纵然隔着交错的时空却是同步成长着的我们,又可以从这缅怀的歌声中分享一种怎样的前尘往事呵。取出CD的一刻,我瞥了一眼入选的名单:“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海上花”、“野百合也有春天”、“闪亮的日子” ……体味着心中某处涌起的淡淡感动,轻轻按下那枚静静泛着乌亮光泽的PLAY键,我退后、席地安坐、闭上双眼,等待这用我初握之笔尚无法言说的、在回眸之中如此唯美的青春重现。
专辑曲目:
1.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2.船歌
3.海上花
4.光阴的故事
5.无言的表示
6.滚滚红尘
7.野百合也有春天
8.歌
9.如今才是唯一
10.闪亮的日子
回楼主依然
这个不错呀。 最经典还是月琴! 不用多说!下载了,谢谢! 忘了来支持这张专辑,1993年,是郑怡为唱歌事业画上句号的一年,之后她把精力都投入在节目主持和家庭生活上了。在即将告别歌坛时,出版了大师之旅-罗大佑、梁弘志、小虫,三张翻唱专辑,向这几位为华语乐坛做出重要贡献的音乐人致敬。个人很喜欢郑怡那高亢清亮的声音和独特的演唱风格,她过早的淡出歌坛,虽感觉有些许遗憾,但想起她留下的不少好作品,也完全能够理解她的选择。 谢谢提供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怡-大师之旅罗大佑_流行岁月[ape]整轨 天翼云